科普文章

什么是儿童抽动症 中医治疗抽动症方法

2017-06-01 14:45 来源:99健康网

  经常有妈妈因小孩或吭咔清嗓、喉中怪叫,或挤眉弄眼、撸嘴吸鼻、摇头晃脑等怪动作就医,并诊断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即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该病是近年来日趋增多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

  该病主要表现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两大类,有的以单纯运动性抽动为主,有的两种表现形式都存在。儿童发病多从眨眼、挤眼开始,多不引起家长重视,逐渐发展到面部、肢体,或全身多部位肌肉抽动。

  该病自愈的机会较低,积极治疗后,大部分患儿的抽动症状可在1-6个月内减轻并控制,但仍有少数延续到成年,直至终身。近年来,中医中药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有较大的进展。

  儿童抽动症与儿童多动症是有区别的。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患儿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和行为及性情方面有缺陷,表现为坐不住、小动作多(也可以表现频繁眨眼、耸肩、点头、摇头等),且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如穿针、扣纽扣等有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冲动。据有关资料报告,这两种病可同时出现,儿童抽动症的25%~50%合并有多动症。多动症的症状通常出现在抽动之前,较之早2~3年,并且是重度抽动患儿常见的症状。虽然这两种病有某些类似之处,并且可以同时伴发,但是单纯多动症儿童绝无肌群抽动现象,这一点是抽动症和多动症鉴别的关键。

  病因病机归纳为以下四证:

  肝亢风动证:多由反复感冒,情志不遂而致。表现为摇头耸肩、挤眉眨眼、撅嘴、吼叫、踢腿等不自主动作频发,伴有烦躁易怒,咽喉不利。

  痰火扰神证:起病急,常由肝风鼓动痰热,上扰清窍而致。表现为头面、躯干、四肢等多个部位剧烈抽动、喉中怪鸣、脾气暴躁、睡眠不安。

  脾虚肝亢证:由饮食不节,脾虚肝旺而致。表现为抽动幅度不大,时轻时重,反复不愈、喉中吭咔怪鸣、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

  阴虚风动证:多有抽动日久,阴血内耗,虚火上炎而致。表现为挤眉弄眼、耸肩摇头、肢体震颤,时有吭咔作响、手足心热。

  针灸治疗儿童抽动症,可采用针刺如体针、头针、耳针、电针等,再加上艾灸、耳穴压籽、中药穴位贴敷等综合方法,具有效果显著、作用持久、无副作用等优势。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