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花斑癣的表现与分型

2012-12-10 15:17 来源:99健康网

  花斑癣俗称“汗斑”,是年青人常见的皮肤病,它局部无炎症,无不适症状,只是在躯干部出现花花点点的斑,还有少量脱屑。花斑癣是由一种叫糠秕孢子菌的真菌引起的,侵犯浅表角质层的慢性皮肤真菌病。这种真菌属条件致病菌,超过3/4的人均可查到这种真菌,它只在多种因素的条件下才致病,如高温高热、局部多脂、多汗、不卫生、少清洗、营养不良、慢性感染等。

  花斑癣最多见于胸背部,也可累及颈、腋下、腹部及四肢近端,男性多见。初起皮疹为围绕毛孔的圆形点状斑疹,以后可逐渐增大,边缘清楚。邻近损害可互相融合成大片状,周围又有新皮疹出现。皮疹表面附有少量极易剥离的灰色或褐色糠样脱屑。皮疹颜色与患者肤色和日晒有关,可呈灰白色、淡黄色、淡红色、褐色,有时多种颜色混杂,在躯干形成花花点点的花斑状。花斑癣病程慢性,冬季皮疹减轻或消失,遗留浅色斑,夏季可复发。

  初起损害为围绕毛孔的圆形点状斑疹,以后逐渐增至甲盖大小,边缘清楚,邻近部位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形,而周围又有新的斑疹出现。表面附有少量极易剥离的糠秕样鳞屑,灰色、褐色至黄棕色不等,有时多种颜色共存,状如花斑。时间较久的呈浅色斑。皮疹无炎性反应,偶有轻度瘙痒感,皮损好发生于胸背部,也可累及颈、面、腋、腹、肩及上臂等处,一般以青壮年男性多见。病程慢性,冬季皮疹减少或消失,但夏天又可复发。

  花斑型分为四型

  花斑型——初起呈淡褐色,表面发亮,以后出现色素减退。由于新旧皮损混在一起,而呈花斑状。

  毛囊型——损害沿毛囊分面,似毛囊性丘疹或斑片,鳞屑极薄。

  白斑型——除去鳞屑或痊愈后,遗留色素暂时减退。此型预示本病处于缓解阶段。

  斑片型——此型损害较少,一片或数片,表面鳞屑较厚,色泽较深。

  花斑癣治疗以外用药物为主,一般用药2~4周可临床治愈,但最好能继续用药2周以防复发。如果皮疹面积较大,外用药物不方便(如背部),可口服抗真菌药治疗。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