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艾滋预防的“ABC准则”

2010-01-20 14:33 来源:99健康网

艾滋预防的“ABC准则”

  本文关注的是预防艾滋病通过性途径传播的措施,并着重解释争论以久的“ABC准则’‘。到底什么是ABC准则,为什么这个准则会引起如此之大的争论,ABC准则到底有没有效?

  “ABC准则”究竟是什么?

  “ABC准则”的困境之一是没有明确的定义。90年代末,ABC这个口号第一次被博茨瓦那政府采用,高高的广告牌上写着:避免艾滋病是容易的,只要你:A.禁欲; B.忠贞; C.带套。

  这个准则有新的含义吗?

  80年代末期以来,男女双方通过减少或避免性接触从而免于感染艾滋病毒已广为人知。避免任何可以引起艾滋病毒传播的性接触能够使双方感染的危险降为零(即禁欲); 通过避免性行为降低感染的危险,而不是通过相互忠实于未受感染的伴侣(即忠贞); 或者通过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即带套)。由此看来,博茨瓦那政府并没有发现新的预防病毒传播的办法,只是换汤不换药地清楚地解释了大家已经熟知的如何降低或免于艾滋病毒感染。#p#副标题#e#

  这个准则过去有争议吗?

  博茨瓦那政府所采取的ABC准则以前并无特别的争议。起初只是用于“让公众意识到艾滋病”运动的一个口号,并非试图大力宣扬ABC各组成部分的适用范围,或者限定其所针对的受众。但是,自从这个口号在博茨瓦那使用以来,出现了一些其他的变更。这些变更有着更为具体的定义,尤其著名的是由美国政府出资的''艾滋病紧急救助计划'' (The President's Emergency Plan For AIDS Relief, or PEPFAR),及其他由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采用的计划。

  艾滋病紧急救助计划中的ABC是什么?

  艾滋病紧急救助计划以“干预特殊人群”为手段的ABC政策强调:

  A:青年人禁欲,包括将第一次性生活的时间延后,禁欲直到结婚。

  B:检测艾滋病病毒,忠贞于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

  C: 对于高危人群,做到正确并坚持使用安全套。

  高危人群包括:“性工作者,性行为活跃程度不相称的配偶(其中一方携带艾滋病毒), 滥用药物者,及其他人。'' 艾滋病紧急救助计划未包括在普通青年人中宣传使用安全套。但是,在青年人了解了关于安全套的使用失败率,认识到这个计划并不是在表明禁欲和使用安全套是可以任选其一的, 那么此计划也会考虑为向年轻人宣传与其年龄相适应的''ABC信息''提供资金帮助。#p#副标题#e#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ABC准则是什么?

  对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ABC是指:

  A、禁欲或者延迟第一次性行为。

  B、通过忠贞于一个伴侣或者减少性伴侣数量来增加安全系数。

  C、如下人群应做到正确并持续使用安全套:性欲活跃青年人; 其中一人为艾滋病毒检测阳性的伴侣; 性工作者及她们的顾客; 任何与其可能感染艾滋病毒的伴侣有过性行为的人。#p#副标题#e#

  争议究竟在哪里?

  争议源于两者对于ABC定义的不同。具体地说,艾滋病紧急救助计划没有鼓励年轻人(或者其他高危人群)使用安全套。对于禁欲,强调的是禁欲直到结婚。如果在那些由性传播引起艾滋病毒感染高发的国家,年轻人延迟他们的第一次性行为时间,那么这种对于风险的规避确实可以使他们免于感染。但是,禁欲直到结婚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因为婚姻本身是不能为免于感染而提供任何保护的。许多人并不清楚他们的伴侣是否携带艾滋病毒,而且那些忠贞不二的人们也不能确定他们的伴侣是否同样忠贞。

  对于几百万受虐待或从小就被灌输应该服从于男人的妇女和女孩子们,禁欲不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不禁欲的人们应该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感染的风险,包括使用安全套。

  “当安全套和印有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材料作为综合防治计划的一部分一起被发放的后,结果显示在性行为活跃及不活跃的人群中,性风险和性行为明显降低。'” --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4年10月。

  许多艾滋病组织和专家认为艾滋病紧急救助计划过分强调了禁欲到结婚,却没有让年轻人意识到只要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也是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毒感染的。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