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阴性艾滋病真相大揭秘

2013-03-28 11:19 来源:99健康网

   阴滋病是指身体出现了不明原因的症状,并且症状持续,使受感染者体质迅速下降,长期可致人死亡,但是医院查不出病因的病状。

  阴滋病症状

  舌苔有绒毛、全身多处淋巴肿胀疼痛、皮肤出现大块血斑、皮疹、肌肉跳动、关节离奇作响及疼痛、肌肉有不寻常的虫爬感及疼痛、肠胃胀气及腹泻、咽喉炎、盗汗、全身乏力、手脚麻痹、牙龈发炎、口腔溃烂、厌食、迅速消瘦、心律失常、睡觉抽搐、白色念珠菌感染。

  另外,患者集聚的艾滋论坛上还罗列了更多更为严重的症状:全身骨头蜕化、关节变形、皮肤趋干枯化、皮肤鱼鳞化、大脑白质区出现低密度灶等。

  典型表现一: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主要体现为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器官。最重要的特点是,应激反应引起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

  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如疼痛、打嗝、返酸、呕吐、恶心等)、异常的皮肤感觉(如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皮肤斑点,性及月经方面的主诉也很常见,常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可有多种症状同时存在。病人为此进行过许多检查,均没有阳性发现,甚至手术探察却一无所获。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并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很少能够完全缓解。女性远多于男性,多在成年早期发病,女性最早的症状可能与性方面的困难或婚姻、恋爱问题有关。

  案例

  小米6年前剖腹产生下一个女孩,手术比较成功,只是有点轻微发烧,术后回到家坐月子,她开始感觉肚子不舒服、疼痛,怀疑和之前的发烧有关,这种感觉持续了3个月,她开始频繁跑医院,想知道是伤口感染了还是肚子里长东西了,反复检查就是没问题,伤口也在逐步恢复,可小米坚信肚子有问题,一有空就往医院跑。直到医生怀疑小米是心病建议她去看心理科时,她手中的病例检查单已经有一尺多厚。

  分析:经过了解,发现小米的肚子疼痛感源于生养孩子的焦虑,小米大学毕业没多久,还没有心理准备生孩子,面对意外而来的新生命措手不及,不知怎么喂养,丈夫是家中独苗,婆婆认为小米生的是女孩,没续上香火,不愿意帮她带孩子,丈夫生性内向,不会协调婆媳关系。小米为此持续焦虑,进而将这种焦虑转换成对肚子的不舒服感这就是应激反应引起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

  典型表现二:疑病症

  疑病症是指病人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疑病观念)。病人因此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常伴有焦虑或抑郁。具体表现为:

  1.常有敏感多疑、对健康过分关切并要求较高,对日常出现的某些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如心跳、腹胀等)作出疑病性解释;

  2.常在躯体疾病或精神刺激诱因作用下发病,表现为对身体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病人为自己认为罹患的某种疾病感到苦恼,而非对疾病的后果或继发性社会效应感到苦恼;

  3.病人的疑病观念很牢固,不是妄想,对有关疾病的各种读物十分注意,阅读后往往对号入座,加强疑病观念。但缺乏充分根据,病人知道自己的疾病证据不充分,才迫切要求检查和治疗。

  4.虽经反复就医或医学检查,但阴性结果和医生的合理解释不能打消其疑虑。还有些青少年病人,坚信自己身体外表,如鼻子、嘴唇等部位。存在严重缺陷,要求施行矫形手术。

  案例

  文斌人到中年,身体一直不错,去年开始感觉下体不适,身体虚弱,他怀疑是艾滋病或者是性病,跑了几家医院,检查结果都一样:没感染。后来文斌发现生殖器上长了小颗粒,他更坚定自己有病的看法,但就是没医生证实。

  分析:刚和心理医生交谈,文斌少言寡语,不认为自己心理有何异常。经过了几次回合的交流,建立起信任感,文斌才透露,自己在事业单位工作,妻子是外企中层,比自己忙很多,两人少有交流,他就通过网络找乐趣,去年年初曾和女网友见过面,差点发生实质性的性关系,因为父母传输的传统观念,让他此后一直为此懊悔不已,又不敢和周围的人倾述,进而老是感觉下体不适,一会觉得痒,一会觉得疼,还出现心悸、出汗,和艾滋病的症状越看越像,即使过了3-6个月的艾滋病潜伏期,检测是阴性,文斌还是没法释怀。类似的患者在防御机制推动下,常将该不该做高危性行为这一内心冲突转换成对疾病的担心。表面上是担心患病,实际是对高危性行为的不安和焦虑。

  阴滋是恐艾症状

  就阴滋病一事,记者联系上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他表示,“阴性艾滋病”只是恐艾症状,根本没有什么未知病毒。

  “阴性艾滋病”在网上已经炒了好几年了,实际上是一些人“恐艾”症状的表现,根本没有什么新的未知病毒。“不能因为某个媒体报道了,这件事就似乎真有了。”

  阴滋病系恐艾症状并无未知病毒,大家不必为阴滋而恐慌。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