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广告

一位男同性恋对艾滋病的认识

2013-05-06 14:57阅读数 : 957
朱笋副主任医师

淮北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虽然我们一再申明,同性恋和艾滋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不得不承认,同性恋群体是艾滋病的高危群体,需要重视,需要干预,虽然很不愿意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来探讨问题,但同性恋自身心理和生理上的弱势所造就的困境,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

  艾滋病的学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而在这个名称被确定前,艾滋病刚刚被发现的初期,他的临时名称是“男性同性恋免疫缺陷症”,因为最开始,这种疾病是在同性恋群体中发现并传播的,虽然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一个变异形成的新病毒,它袭击的第一个人类目标没有理由会选择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必然的偶然,注定了同性恋和艾滋病之间难以摆脱关联,而后艾滋病在同性恋群体中的肆意传播似乎也变得顺得成章,理所当然。同性恋约等于艾滋病,这样的概念在对艾滋病并不了解的人中迅速普及,于是同性恋也有了一个理由变得更可怕,更需要被反对。

  其实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并不仅仅是同性恋,还有吸毒者、血友病者、性工作者等,在中国,艾滋病感染者中吸毒者所占比例要高于同性恋,这至少说明,艾滋病的传播取决于其传播方式——一定量的体液交换,而非性取向。吸毒之所以能传播艾滋病,是由于公共注射器造成的,加上注射针头的密闭环境适合病毒体外生存,注射器直接插入血管的方式容易产生血液互换,吸毒人员体质偏弱,抵抗力较差等因素造成的,而同性恋易于感染艾滋也是由性伴侣不固定,性行为方式特殊所造成的。只有通过这样科学的理解,才有助于我们厘清同性恋和艾滋病之间的真正关系,正确看待艾滋病,也正确看待同性恋。

  很不幸的是,在艾滋病毒肆虐全球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艾滋病基础知识的普及却仍很有限,至少仍有相当多的人认为,两个健康的同性在一起“乱搞”,也会得艾滋病,这是一种极其错误、荒谬的认识,稍有医学常识的人就可以将其推翻,真实的情况是,女同性恋者由于其特殊的性行为方式,几乎是艾滋病的绝缘体,比一般异性恋者感染艾滋病的几率都要低。这足以说明,这种没缘由的认知有多么的可笑!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孕育了其独特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在这样的思想环境下,同性恋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而官方对同性恋的态度一直是模棱两可,不支持亦不反对,对同性恋问题也常常是避重就轻,不置可否,在政策、法律上更是常常故意忽略性取向这一重要因素,于是同性恋也更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词汇。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人们思想的开放,同性恋群体开始在社会上活跃起来,谁也不可能视而不见了,而事实上官方最多关注同性恋问题往往迫于艾滋病在同志中传播的趋势,为此各地疾控中心、卫生组织会为同志组织一些聚会,普及防艾知识,为同志免费体检,虽然并不否认这些活动都是基于“关爱生命、包容对待”等等和平愿望基础之上的,但作为一名同性恋,以一个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身份频频引起关注,这实在是可悲的,这样的理解、关爱和承认,尝起来充满了苦涩,这不能不说是同性恋群体的一种悲衰。

  第一次看到“同性恋不得参与无偿献血”这样的国家规定时,我有一个被深深羞辱的感觉,瞬间的愤怒过后,我居然理解,甚至认同了这样的做法,因为同性恋毕竟是高危,艾滋病在窗口期内仍无法检出,出于对生命健康的尊重,这样的规定无可厚非。只有同性恋自己尊重自己,才能让自己变得清白。说到这里,我已没有勇气再高喊一声“同性恋与艾滋病没有必然联系”,因为,我失去了底气……

标签: 高危人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