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新疆4.2级地震 详解地震的四大前兆

2015-12-24 08:33 来源:99健康网

  你知道吗?其实地震没有那么可怕。只要知道了地震前的一些征兆,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大大减少伤害。下面就带大家去了解一下地震的四大前兆。

  新疆4.2级地震

  8月20日北京时间6时4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北纬42.0度,东经84.4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目前暂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地震发生后,应急部门立即成立排查组,实地了解灾情,目前还未接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工作人员正在乡下排查。市民感觉震感明显,该县李先生讲述,地震在凌晨发生,还是感觉很明显,房子的挂件有摆动,床晃动。

  轮台县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管辖,是古西域都护府所在地,314国道、南疆铁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与县境相连。

  延伸阅读:地震的四大征兆

  1、动物异常

  如果发现鸡鸭,猫狗一同出现不安的情况那么这就有可能是地震来临之时。因为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感到地震灾害的发生。主要表现为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逃;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冬眠蟾蛇早出洞,燕雀家鸽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游鱼惊慌水面跳。

  2、地下水异常

  地震发生之前,河水,井水等地下水会大幅度下降。另外,还有水温变化、翻花、冒泡、打旋、发浑、变色和变味等。震例资料表明,一般地下水异常现象大多集中在临震前的几天之内出现,尤以震前一至二天更为集中,除水位大幅度升降外,其它变化如发浑、变色、变味、冒泡、打旋等也较为激烈。但是,一个7级以上大地震之前一、二个月,甚至几个月、一年左右,地下水就出现异常,往往还会出现几起几落的现象。

  3、地光

  地光是由于地震活动而产生的发光现象。通常地光的出现往往预示着地震马上就要发生了。大多数地光现象几乎与地震同时出现,但也有在震前一段时间内出现的,如唐山大地震的地光一般出现在震前六小时到大震发生的瞬间,并以临震前十多分钟出现的最多。地光的形状有带状光、条状闪光、片状闪光、球状光、火状光、柱状光等,五光十色,兰、红、白、黄、橙、绿等色样样俱全,此外,还可能出现少见的复合色,如银兰色、白紫色、绿青色等。观察地光时,要特别注意与灯光、电弧光、城市上空的反射光、磷光、闪电、焰火等现象的区分。

  4、地声

  地声是地震之前发自地下的一种响声。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几天或几十天,震前数分钟出现者居多,是一种临震信号。人们听到的地震之声有机器轰隆声、拖拉机声、雷声、炮声、鼓声、撕布声、狂风呼啸声等。利用地声防抗地震,关键一条是要将其与风声、雨声、雷声及拖拉机、飞机、汽车等轰鸣声区别开来。

  地震的逃生方法

  1、震时是跑还是躲

  在地震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赶紧跑,但是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2、在室内怎么安全度过地震

  蹲下,寻找掩护,抓牢——利用写字台、桌子或者长凳下的空间,或者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如果附近没有写字台或桌子,用双臂护住头部、脸部,蹲伏在房间的角落。远离玻璃制品、建筑物外墙、门窗以及其他可能坠落的物体,例如灯具和家具。如果地震发生时你在床上,请待在那里不要动。抓紧枕头保护住你的头部。如果你上方有可能坠落的重型灯具,请转移至最近的安全地带。在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方可离开房间。地震中的大多数伤亡,是在人们进出建筑物时被坠物击中造成的。要意识到可能会断电,火警以及自动喷淋装置可能会启动。切勿使用电梯逃生。

  3、室外怎么安全度过地震

  发生地震的时候如果在室外,那么就应该远离建筑区、大树、街灯和电线电缆。

  4、被困在废墟下

  不要点火柴。不要向周围移动,避免扬起灰尘。用手帕或布遮住口部。敲击管道或墙壁以便救援人员发现你。可能的话,请使用哨子。在其他方式都不奏效的情况下再选择呼喊——因为喊叫可能使人吸入大量有害灰尘并消耗体能。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5、震后注意事项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有易燃易爆气体。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后、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