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味甘,性凉。
归经:归心、肺、胃经。
入药部位:为柿科植物柿DiospyroskakiThunb.的果实制成“柿饼”时外表所生的白色粉霜。
形态特征:柿霜,呈白色粉末状,质轻、易潮解。气微,味甜,具有清凉感。
内服:冲服,3-9g;或入丸剂噙化。
外用:适量,撒敷。
炮制:取近成熟的柿子,剥去外皮,日晒夜露(防雨、防虫蝇、防尘),约经月余后,放置席圈内,再经月余,即成柿饼。其上生有白色粉霜,用洁净竹片刮下即成柿霜。除去杂质及残留宿萼,过40目筛。将柿霜放锅内加热融化,成蚀状时,倒入模型中,晾至七成干,用刀铲下,再晾至全干,刷净,即成柿霜饼。
功效:润肺止咳,生津利咽,止血。
主治:用于肺热燥咳,咽干喉痛,口舌生疮,吐血,咯血,消渴。
1、治咽喉嗽痛:柿霜、硼砂、天冬、麦冬各二钱,元参一钱,乌梅肉五分。蜜丸含化。(《杂病源流犀烛》柿霜丸)
2、治臁胫烂疮:柿霜、柿蒂等分。烧研敷之。(《卫生杂兴》)
3、治慢性气管炎,干咳喉痛:柿霜12-18g。温水化服,每日2次分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风寒咳嗽者禁服。
《滇南本草图说》:“忌同蟹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