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长牙是指宝宝从首次萌出牙齿到乳牙全部长出的生理过程,是发育的表现之一。长牙过程呈渐进式,大约需要3年左右时间完成,期间会伴随不适症状。
婴儿的牙蕾在胎儿时期就已形成,这是乳牙的基础。大多数宝宝会在4~7个月时萌出第一颗乳牙,也有可能延迟至1岁才会萌出第一颗牙。一般情况下,最先萌出的是下排中间的门齿,其次是上排中间的门齿,然后是上下门牙左右的门齿。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到3岁左右正常的婴儿应该长齐整副20颗乳牙,上、下颌各10个。极少数宝宝出生时就长有牙齿。
婴儿具体牙齿萌出时间:
1.中切牙:下颌6个月;上颌7个半月;
2.侧切牙:下颌7个月;上颌9个月;
3.第一乳磨牙:下颌12个月;上颌14个月;
4.犬牙:下颌16个月;上颌18个月;
5.第二乳磨牙:下颌20个月;上颌2岁;
个体差异会影响个别牙齿的生长顺序,如牙齿排列无大碍则不需特殊处理。
1.牙齿的生长具有一定的顺序,这与牙胚发育的顺序一致。
2.下颌牙齿萌出早于上颌同名牙。
3.如果没有身体健康方面的异常,宝宝牙齿或早或晚萌出是正常的。
4.左右同名牙齿基本同时出龈萌出。
5.牙齿生长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个人差异也较大。
6.婴儿出牙数=月龄-(4或6)。
1.唾液增多
婴儿出牙会刺激牙龈神经,引起唾液腺分泌增加,而宝宝吞咽动作还没发育好,因此会常常满嘴唾液,甚至溢出口腔。
2.口腔疼痛
婴儿牙齿萌出可能会因为刺激牙神经而造成疼痛和不适。
3.暴躁易怒
萌牙带来的疼痛感会让宝宝脾气变得暴躁,孩子易哭闹。
4.脸颊发红
宝宝的脸颊可能因为口水腌渍而出现红色斑点。
5.爱啃咬手指、物品
婴儿在长牙期会将手指、物品放到嘴巴里啃咬,这是发痒的牙齿在作怪。
6.牙龈敏感、肿胀
婴儿在长牙期牙龈可能会红肿、痒、疼痛,并且变得极为敏感。
7.无法安睡
婴儿在长牙可能无法安睡,常常半夜醒来,烦躁不安。
8.体温升高
出牙可能伴随体温升高,若宝宝体温超过38.5℃,并伴有不适,则需及时就诊。
9.屁股疼痛
婴儿出牙时期更易患尿布疹,这是因为小部分宝宝在长牙期会出现腹泻症状。
10.拒绝进食
长牙的不适感可能会让宝宝出现拒食情况。
11.乳牙早萌
有部分宝宝出生时就有牙齿萌出或出生后1个月内就有乳牙萌出,这两种牙齿会自行脱落,若不脱落就要人工拔出。
12.乳牙迟萌
超过1周岁没有萌出第一颗乳牙,或超过3周岁乳牙未全部萌出,都算做乳牙迟萌。
13.萌出性牙龈炎
乳牙萌出可能造成牙龈炎,不过是暂时性的。
14.萌出性囊肿
乳牙萌出前可能引起牙黏膜局部肿胀。
15.龋齿
宝宝萌出的牙齿容易患龋齿。
16.兜齿
兜齿俗称“地包天”,是牙齿发育过程中咬合异常。
1.牙齿的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如维生素A、D、C、矿物质。因此出牙期间的饮食需要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类的食物,帮助牙齿的正常发育。
2.保持婴儿牙齿的清洁。在给宝宝进食后,用白开水冲洗口腔,一日至少两次用纱布棉签、指套擦宝宝的牙齿和牙床,清除口腔食物残渣。
3.糖果、碳酸饮料、黏性甜食可能引起蛀牙,尽量避免给宝宝食用。
4.婴儿出牙期可以用面包干、饼干、棒冰等硬性食物咀嚼帮宝宝缓解牙齿不适,也可以使用婴儿专用牙胶。
5.经常带宝宝到户外晒太阳,有利于促进钙质吸收,帮助牙齿生长。
6.如果宝宝长牙不适,可以轻而稳地按摩牙床。如果婴儿牙龈发炎红肿可以请医生开一些儿童药物。
7.不要让婴儿含着乳头或奶瓶睡觉,以减少蛀牙危险。
8.等宝宝1岁半左右可以开始学习刷牙。选择柔软的牙刷和儿童专用牙膏。
9.如果婴儿因长牙不愿意进食可以准备凉、软的食物,如布丁、稀饭等。
10.一岁以后尽可能让婴儿使用杯子喝奶,戒除奶瓶依赖。
11.尽量采取母乳喂养可抑制细菌在牙齿上繁殖,防止牙齿腐烂。
12.人工喂养婴儿要避免错误的哺乳姿势,避免引起宝宝牙颌畸形。
13.及时擦干净宝宝脸上的口水,否则可能造成皮肤发红、脱皮。
14.宝宝长牙期间需要定期检查,尤其4岁后要彻底戒除安抚奶嘴的习惯。一旦发现异常要配合医生治疗,尽快矫正。
宝宝长牙期饮食安排
· 6-8个月
适量吃一些流质食物,如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等。
· 8-12个月
可在辅食中添加肉泥、肉末、西红柿、豆腐等柔软的食物。
· 13-19个月
可减少液状食物,适当增加固体食物,如软饭、蒸蛋、蔬菜、肉类等。
· 20个月左右
可添加米饭、面条、大豆等稍偏软的食物。
· 鲜奶蘑菇小排骨
原料:猪小排、胡萝卜、西芹、鲜蘑菇,牛奶、干淀粉、黄酒、盐、净水、花生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
1.猪小排洗净后切成拇指粗细的条块,开水烫后沥干,置于盆中,加干淀粉、少量黄酒、适量盐拌匀。
2.把锅加热,倒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热。腌渍好的猪小排放入后油炸至金黄色,然后捞出,放进砂锅里。
3.把胡萝卜和西芹洗净,切成条块。把锅热后加入油,煸炒片刻后盛入碗中。
4.将鲜蘑菇洗净,切成四段。在砂锅里倒入少量清水,用大火煮开,加入半杯鲜奶,用小火把排骨蒸煮至软熟。
5.放入胡萝卜、西芹、鲜蘑菇块和另半杯的鲜奶,继续用小火焖煮。等香气外溢时加入少许盐即可。
功效:牛奶营养价丰富,富含钙质。可以帮助宝宝起到护牙固齿作用,并且可以提高宝宝的食欲。
· 海带炖瘦肉
原料:瘦猪肉、水发海带、酱油,料酒、盐、白糖、大料、葱、姜、香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
1.瘦猪肉洗净切块;葱择洗干净切段、姜切片;海带洗净后用开水煮10分钟,切小块。
2.热锅倒香油放白糖,炒至糖色。放入除海带外的食材煸炒,加入酱油、盐、料酒继续煸炒。
3.待肉变色后加入水漫过猪肉,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肉至八成熟,待肉烂后放入海带,一同炖10分钟左右。等猪肉、海带均入味即可。
功效:猪肉、海带为生长发育提供充足营养,可补充宝宝长牙所需的大量钙质。
· 家庭牙饼
原料:吐司面包、黄油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烤箱预热,将土司面包放入其中,烤至表面金黄色。
2.吐司面包烤好后切成条,抹上一层黄油。
功效:土司面包烤好后是合适的磨牙食品,可以按摩宝宝牙床。
1.遗传
如果有家庭遗传病史,将会影响宝宝长牙的速度。有研究表明女孩长牙时间会比男孩早。
2.早产、疾病
早产儿长牙的时间要先扣除早产时间;出生体重过轻的婴儿萌牙可能较慢。如果有唐氏症、脑下垂体分泌异常等疾病也有可能造成宝宝长牙速度差异。
3.营养不良
钙、蛋白质、维生素缺乏会影响婴儿牙齿的生长。
4.外伤、感染
外力撞击可致儿童牙齿排列不齐,萌生过慢。有时婴儿炎症和药物使用也会让牙齿不易长出。
乳牙萌出前几天孩子可能会有一些异常的表现,如哭闹、口涎增多、喜欢咬手指和硬的东西、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表现,有的还有低热、轻度腹泻、局部牙龈可能充血、肿大。一般来说,以上现象持续3~4天,乳牙就穿破牙龈萌出了。有的孩子出牙晚一点,并不说明身体有什么问题。刚长出的乳牙还不能吃饭用,因此不能给孩子硬食,妈妈也不要让孩子含着乳头睡觉。
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及颈部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
你的宝宝38.1度若是从肛门量的,则属于低热,若是从颈部或腋下量的,则直肠温度约在38.7度~39.1度,已经属于高热了。
个人的原则是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烧药,打退烧针,要给宝宝多喝水。注意环境温度是否过高。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
另外我想说的是不要迷信输液。医生说了,可以吃药的不要打针,可以打针的不要输液,关键是要用对药,而不是用重药。
宝宝出牙一般是在4∼7个月之间。宝宝在4个多月后,开始流口水,第一颗牙就在这个时候冒出来,位置一般在下牙床中间。
在宝宝所有的身体状况中,拥有健康的牙齿是很重要的。牙齿可以帮助宝宝咀嚼食物;当他开始学说话时,牙齿决定了他的咬字和发音;牙齿还影响着宝宝上腭的生长。
美国家庭医师学会对如何照顾正在出牙的宝宝提出了七点建议。
1、出牙一般是不疼的,但有些宝宝会感到不舒服和烦躁。你可以用干净的手指或湿润的纱布,放入孩子的口中磨擦牙龈,这样会对他有所帮助;凉凉的出牙环也可以用来缓解孩子出牙时的牙龈不适。
2、要谨慎使用牙胶,过多地使用牙胶对孩子没有好处。
3、出牙不会引起发烧。如果孩子发烧,应该带他去看医生,可能另有原因。
4、母乳喂养对宝宝的牙齿发育是有利的。
5、宝宝6个月大时就可以使用水杯,1岁时就别再给他用奶瓶了。这些有利于他的牙齿发育。
6、在两餐饭之间只要添加些水或普通纯牛奶即可,不要让孩子喝果汁或其他饮料,因为里面存在大量的糖。如果你想给宝宝喝些果汁或加了甜味剂的牛奶,可以直接让孩子在用餐时饮用。
7、宝宝出第一颗牙时,就应该帮他刷牙了,一天两次。最重要的一次是在晚上就寝前。要用轻柔的婴儿牙刷,挤上少量的牙膏,轻轻地帮他刷牙。注意不要让孩子吞食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