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黄疸

百科 育儿 0-1岁 小儿疾病 小儿黄疸

小儿黄疸

  小儿黄疸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宝宝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

  小儿黄疸是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约有85%的足月儿及绝大多数早产儿在出生后一周内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具体又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最高:约51.3μmol/L、在生后4天:<171~205μmol/L、早产儿:<256.5μmol/L.

  小儿黄疸原因

  当宝宝还是胎儿的时候,靠胎盘供应血和氧气,脱离了母体,宝宝开始用自己的肺来呼吸,获得氧气,体内低氧的环境改变了,不再需要那么多的红细胞了,这时候胆红素就产生了,并且可能过剩。多余的胆红素无法通过没有发育成熟的酶系统来排出体外,跟着血液流动到宝宝的身体各处,反应到外部体征,就是宝宝的皮肤和巩膜变成了黄色。这种现象就叫做新生儿黄疸。

  1、胆红素生成多

  (1)红细胞破坏多:胎宝宝在妈妈的子宫内处于低氧环境,红细胞代偿性增多,但寿命短,出生后血氧含量增高,过多的红细胞被迅速破坏。

  (2)血红素加氧酶含量高:在生后7天内含量高,产生胆红素的潜力大。

  2、肝功能不成熟

  (1)肝摄取胆红素能力差:肝细胞内Y、Z蛋白含量不足,使肝对胆红素摄取不足。

  (2)肝结合胆红素功能差:肝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含量低且活力不足,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

  (3)肝排泄胆红素功能差:排泄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易致胆汁淤积。

  3、肠-肝循环特点:新生儿刚出生时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转化为尿胆原(粪胆原)。

  由于上述特点,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明显不及成人,且胆红素产生多而排泄少,所以很容易出现黄疸。尤其宝宝在缺氧、胎粪排出延迟、喂养延迟、呕吐、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等情况时,会加重黄疸。

  小儿黄疸症状

  小儿黄疸症状主要表现为面颈部、躯干甚至全身都泛黄,通常2-3日后慢慢消退。新生儿黄疸又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这两种黄疸的症状又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

  生理性黄疸有下列特征:

  1、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

  2、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

  3、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

  4、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

  5、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12mg/d1。

  病理性黄疸有下列特征:

  1、黄疸出现时间过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疸消退时间过晚,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已经消退而又出现,或黄疸在高峰时间后渐退而又进行性加重。

  3、黄疸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

  4、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

  5、除黄疸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动,少吃或体温不稳定等。

  小儿黄疸程度

  小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使皮肤变黄等症状出现。那家长怎么判断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呢?通常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程度,主要分为:

  1、轻度:仅仅是面部黄染。

  2、中度:躯干部皮肤黄染。躯干部用手指将皮肤按压后抬起,观察皮肤黄染的情况。

  重度:四肢和手足心都出现黄染。此时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小儿黄疸指数标准

  专家认为,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只要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称为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2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2、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儿跟早产儿的标准不尽相同,妈妈只要发现以下情况就要送医院观察了:

  (1)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发现黄疸,是“早发性黄疸”。

  (2)黄疸指数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溶血型黄疸(妈妈和宝宝的血型不合)。

  (3)黄疸指数升得太高,有15mg/dL。

  (4)持续的时间太长,一般生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是7-10天,如果超过2周就要注意。

  小儿黄疸怎么办

  一般来说,大多数新生儿黄疸都不需要治疗。但如果需要,新生儿黄疸治疗有以下两种方法:

  1、光照疗法

  光照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光照治疗通常可以缓解新生儿黄疸,因为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

  2、换血疗法

  如果新生儿黄疸比较严重或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宝宝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

  3、其他疗法

  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帮助宝宝减退新生儿黄疸。比如,确保宝宝能够吃到足够多的母乳或配方奶,这样就能多排便。如果对宝宝的新生儿黄疸有任何疑问,一定要请教医生,以确保妈妈选择了正确的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

  小儿黄疸多久能退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称“生理性黄疸”。早产儿由于肝功能更加不成熟,黄疸会出现得比较晚,大概在第3或者第4天,而且持续的时间会更长,早产儿黄疸可持续14天或者更久。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4-7天,持续2个月左右,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无临床症状。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公升。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如果是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如果是病理性黄疸的话主要的治疗方式是照蓝光,所以必须到医院儿科就诊后治疗,并复测经皮测胆红素了解治疗效果。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小儿黄疸如何护理

  如何护理黄疸宝宝?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有以下6点:

  1、判断黄疸的程度。爸妈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疸;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为重度黄疸。

  2、观察大便颜色。如果大便成陶土色,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所致。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出现伴随症状或大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3、尽早使胎便尽早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净,胆红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高。

  4、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5、在黄疽期间要注意给予足够的糖水及热力,并保护好肝脏。

  6、如果黄疽出现过早或消失过迟,或黄疸程度过重,或逐渐减轻后又再加重,婴儿精神不佳、吸奶少或拒奶等临床症状时,则属病理性黄疸,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小儿黄疸吃什么药

  1、西药

  (1)葡萄糖及硷性溶液:葡萄糖可供给黄疸宝宝热量,营养心、肝、脑等重要器官,减少代谢性酸中毒。

  (2)血浆或白蛋白:供给与胆红素联结的白蛋白,可使游离的非结合胆红素减少,预防胆红素脑病。

  (3)酶诱导剂:能诱导肝细胞滑面内质网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降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

  (4)肾上腺皮质激素:能阻止抗原与抗体反应,减少溶血;并有促进肝细胞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对胆红素的结合能力。

  2、中药

  (1)消黄利冲剂:茵陈9g,桅子3g,大黄3g,茅根10g,金钱草6g,茯苓6g。

  (2)茵陈蒿汤:茵陈1.5g,栀子9g,制大黄3g,甘草1.5g。

  (3)三黄汤:黄芩4.5g,黄连1.5g,制大黄3g。

  小儿黄疸预防

  在怀孕期间,孕妇调整饮食结构,不要一时太饱一时又太饿,不要吃辛热等损伤脾胃的食物。在宝宝出生后,妈妈要密切留意宝宝的心率,心音,以及是否贫血,同时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的清洁,做好早期预防。

  1、造成新生儿黄疸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孕妈妈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使宝宝出生后出现胎黄,所以在妊娠期间,孕妈妈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宝宝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3、注意观察黄疸的宝宝全身症状,有没有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4、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5、注意保护宝宝的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相关词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工具推荐 更多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