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消化道出血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2015-10-27 13:32 来源:99健康网

  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以呕血、黑便和继发性失血性休克为特征。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也与患者的年龄、心肾功能等全身情况有关。

  1、呕血、黑便和便血

  呕血、黑便和便血是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上消化道急性大量出血多表现为呕血。如出血后血液在胃内潴留,因经胃酸作用变成酸性血红蛋白而呈咖啡色。如出血速度快而出血量多,呕血的颜色呈鲜红色。少量出血则表现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黑便或柏油样便是血红蛋白的铁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常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部位病变的出血速度过快时,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粪便颜色会变成紫红色。右半结肠出血时,粪便颜色为黯红色;左半结肠及直肠出血时。粪便颜色为鲜红色。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消化道出血因失血量过大、出血速度过快、出血不止可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临床上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悸、恶心、口渴、出冷汗、黑朦或晕厥;皮肤灰白、湿冷;按甲床呈现苍白,且经久不能恢复;静脉充盈差,体表静脉瘪陷;脉搏细弱、四肢湿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同时,可进一步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甚至反应迟钝、意识模糊。老年人器官功能低下,加之常有慢性疾病,即使出血量不大,也可引发多器官衰竭,导致死亡。

  3、贫血

  慢性消化道出血可能仅在常规检查时发现有原因不明的缺铁性贫血,常为消化道肿瘤的首发症状。较严重的慢性消化道出血可出现贫血相关临床症状,如疲乏困倦、软弱无力、活动后气促心悸、头晕眼花以及皮肤黏膜、甲床苍白等。急性大出血后早期,因为有周围血管收缩和红细胞重新分布等生理调节,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细胞压积的数值可无变化;此后,大量组织液渗入血管内补充失去的血浆容量,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细胞压积因稀释而数值降低,这种补偿作用一般在出血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完成。失血会刺激造血系统,骨髓细胞增殖活跃,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

  4、氮质血症

  可分为肠源性、肾性和肾前性氮质血症三种。肠源性氮质血症指在大量上消化道出血后,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在肠道被吸收,以致血中氮质升高。肾前性氮质血症是由于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造成肾血流暂时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和肾排泄功能降低。致氮质贮留。在纠正低血压、低血容量后,血中氮质可迅速降至正常。肾性氮质血症是由于严重、持久的休克造成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失血加重了原有肾病的肾脏损害,临床上会出现少尿或无尿。

  5、发热

  大量出血后,多数患者在24小时内常出现低热,持续数日至1星期。发热的原因口可能是由于血容量减少、贫血、周围循环衰竭、血红蛋白分解吸收等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