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成都:最早的防艾组织至今仍无“身份”

2009-12-16 16:33 来源:99健康网

成都:最早的防艾组织至今仍无“身份”

  在这个城市的各行各业,蛰伏着很多像他们这样的“男同”。由王晓冬等人的牵头,散落的男同性恋者通过网络、聚会等形式聚结在一起,形成了最初的“成都同志关爱小组”。2002年,省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张灵麟联系上他们,打算通过这个群体进行“同伴教育”。经过与专家的交流,王晓冬等人明白“男同”之间表达爱意的行为带来的竟是艾滋病感染的高风险。

  在疾控部门支持下,这个“男同”组织开始防艾的干预工作,成了成都最早的民间防艾组织。主要承担艾滋病检测和感染者的关怀服务等工作。工作的开展是需要经费的,面对国际防艾项目经费支持,这个民间组织遭遇了身份的尴尬。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注册,这个组织的存在“合理不合法”,不能接受项目经费的支持。

  根据相关条例,民间组织要通过民政部门注册,必须有业务主管部门担保。然而,谁能成为这个组织的主管部门?谁能为其行为承担责任?2004年7月,成都同志关爱小组通过工商部门成功注册,更名为“成都市同乐健康服务中心”,法人代表为王晓冬。这个结果让这群服务于防艾工作的“男同”们有些无奈,自己从事公益工作,却要从项目基金中拿出几万元作为每年的税收。王晓冬表示,目前这种营利机构的身份,让他们错过了至少30个国际防艾项目的支持。

  去年11月底,《四川省促进社会力量参与艾滋病防治办法》的出台,又让他们看到了希望。14条规定,“社会力量举办的以艾滋病防治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经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后,民政部门将依照有关规定予以登记。”这一条明确了卫生行政部门作为民间防艾组织的业务主管部门。

  然而,《办法》实施一年了,这纸条例仍然没能给予同乐组织一个“非营利组织”的身份。

相关标签: 艾滋 防艾
健康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