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眼睛干涩、头痛、感冒、发烧、肝气郁结或者是感觉身子虚的情况,也有人以为牙疼、嗓子痛就是虚火,那么事实是否就是这样,结论是不尽然。任何问题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阳虚和阴虚都是一样,虽然都是虚,都需要补,但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判断以对待,因此,判断它们就是很重要的了,我们可以从身体上的一些症状入手去判断。
阳虚多因阳气虚弱或外感阴寒之邪,阳气受损,主要有以下症状表现:
一、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这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不足,则内环境就会处于一种“寒冷”状态。
二、完谷不化。指的是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古人对此现象的产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食物的消化就好比要把生米煮成熟饭,胃就好比是煮饭的锅子,而阳气就好比是煮饭用的火,没有“火”,米就无法煮成“饭”。所以当阳气不足时,则进入胃中的食物也就无法很好地消化,而直接从肠道排出。
三、精神不振。由于阳气不足,细胞的生命活动就会衰退,所以表现为萎靡懒动。
四、舌淡而胖,或有齿痕。体内水分的消耗与代谢,取决于阳气的蒸腾作用。如果阳气衰微,对水液蒸腾消耗不足,则多余水分蓄积体内,导致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而出现齿痕。
五、脉象沉细。阳气不足,不能鼓动脉管,所以脉象沉细无力。
阴虚是中医名词,同阳虚相对,是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
阴虚者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阴津不足。身体呈缺水状态,以致眼干、鼻干、口干、皮肤粗糙、头发干枯等。其典型症状是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小便次多量少、夜间盗汗、手足心发热等。
二、比较容易“上火”。表现为性情急躁,心烦易怒,情绪易波动,动不动就要来“火气”。所以,阴虚者应该经常提醒自己安神定志,保持稳定心态,还要学会及时转移不良情绪。
三、女性月经不调。常常面色无华、黑色素沉着,黄褐斑、蝴蝶斑滋生,还容易过早进入更年期,长期低热。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就能够区别于阴虚与阳虚的不同之处,但只能粗浅的判断,并不一定准确。而且单纯的阴虚和阳虚,也是很少见的,通常阴虚和阳虚并存,是需要考虑阴阳互补,才可以达到目的。最终确定,也不能仅仅依据这些区别以及症状,还是需要中医脉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