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水石

百科 中医 中药百科 清热药 寒水石

寒水石

  寒水石

  别名:凝水石、水石、鹊石、白水石。

  性味:味辛、咸,寒。

  归经:归心、胃、肾经。

  入药部位:硫酸盐类矿物。

  形态特征:多为规则的块状结晶,常呈斜方柱形,有棱角白色或黄色,表面平滑,有玻璃样光泽,透明或不透明。有完全的解理,故晶体可沿三个不同方向劈开。质坚硬而脆,硬度3,比重2.7,条痕为白色或淡灰色,敲击时多呈小块斜方体碎裂。断面平坦,用小刀可以刻划。广泛形成于沉积作用,如海盆地或湖盆地中化学沉积的石膏,常与石灰岩、红色页岩、泥灰岩等成层出现。

  寒水石的用法用量

  用法:煎汤,9-15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掺或调敷。

  炮制:取净寒水石,置坩锅或其他容器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至红透,取出放凉,捣碎或研粉即得。

  寒水石的功效作用

  功效:清热泻火,利窍,消肿。

  主治:用于热病烦渴,丹毒烫伤。

  寒水石的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服。

  寒水石的配伍

  1、与石膏、滑石等同用,可用于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者。

  2、本品火煅与青黛等同用,可用于热毒疮肿者。

  寒水石的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

  2、《本经逢源》:“寒水石,治心肾积热之上药,《本经》治腹中积聚,咸能软坚也;身热皮中如火烧,咸能降火也。《金匮》风引汤,《和剂局方》紫雪,皆用以治有余之邪热也。”

相关词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工具推荐 更多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