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国际不打小孩日 孩子不听话该怎么教育

2015-04-30 15:54 来源:99健康网

  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你能坚持下来吗?

国际不打小孩日

  今天是世界第18个“国际不打小孩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不懂事,只有打屁股、挨棍子才能让他们长点记性。专业人士提醒,如果有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针对儿童的施暴行为,请拨打110报警求助。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相当部分家长认为打骂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并承认自己有过暴力行为。记者从深圳市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获悉,以监护权转移为核心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干预制度,其相关指导性意见拟于今年内出台。这也意味着,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不再属于“私事”,而将受到全社会监督。

  儿童家暴影响智力、诱发犯罪

  有统计数据显示,84.79%的儿童家庭暴力案件为父母施暴,其中亲生父母施暴占到74.75%。记者从市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了解到,儿童家庭暴力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儿童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完成或实现目标任务,让父母感到不快;二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父母将法律法规的抚养义务当成人身依附关系,将子女视为私有财产,并不认为儿童也有人权,认为父母有权力打骂,如没造成严重伤害都应属于合理范围;三是一些父母把孩子作为自己宣泄情绪或减轻压力的工具,只要行为稍有不对,就成为被惩罚的导火索。

  发生在少年儿童身上的家庭暴力,犹如黑暗,吞噬着孩子的健康。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大学研究发现,在5岁至9岁年龄组中,常挨打者的平均成绩比不挨打的孩子低2.8分。另有研究结果显示,长期生活在体罚环境中,儿童的情商会受到负面影响。打骂教育固然有“管理速效”,却抹杀了孩子的远景发展能力、快乐发展能力。

  据市妇儿健康中心调查,受到家庭暴力的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孩子。有25.7%的孩子“自卑”,22.1%的孩子“冷酷”,56.5%的孩子“暴躁”,这些都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潜在动因。

  儿童家暴“发现难、起诉难、救助难”

  由于家长对儿童权益保护意识淡薄、司法干预薄弱等因素,儿童家暴面临“发现难、起诉难、救助难”等实际问题。

  据了解,目前我国对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多数仍停留在原则性规定层面上,比较笼统、分散,缺乏具体明确的细则,不具可操作性。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民政部、最高法、公安部等部门已着手研究建立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干预制度,相关指导性意见拟于今年出台。其核心在于通过行政与司法相衔接,实现对监护人监护权的转移。

  延伸阅读:孩子不听话怎么教育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

  一、运动能力的发展

  宝宝的身体活动能力逐渐成熟,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的独立活动空间,因此不断地去独立尝 试做新的事情。这时,很多妈妈对宝宝的行为会加以阻拦和限制,使宝宝产生不满情绪,自然 就跟妈妈对着干了,所以“不听话”。

  二、自我意识发展

  宝宝两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加上他开始意识到 了“我”的力量,因而什么事都想参与,但这种表现往往与你的规范相抵触。如果你把自己的 意愿强加到他身上,他就会反抗,进而产生挫折感,时间一长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三、好奇心得不到满足

  宝宝好奇心强,对什么都要摸摸碰碰。如果你不理解这种好奇的探索心理,认为宝宝是在 胡闹、调皮而限制他的行动,甚至训斥、打骂他,很容易引起宝宝不满,“不听话”就由此而 生了。

  对待孩子不听话的方法

  立规则

  有时候孩子不听话,不愿与家长配合,是因为他不了解或忘记了行为 的规则。再一次的 提醒孩子,可以让孩子体会和了解,但要注意表情和声调,不要用喊叫的方式,要用坚定、温 和的声调来对孩子说明或提出要求。这时我们家长要切记,在人多的地方讲话要小声点,这样 既不会妨碍别人,也容易让孩子接受。如上街购物时, 我们可以对孩子说:“我们今天上街是 要给奶奶买礼物,其他东西一律不买”。家长在向孩子解释规则时,应该避免预先就认定孩子 不听话。例如, “你要我说几百次,才会听话”。这会让孩子更加的任性和固执。

  作榜样

  年龄小的孩子虽然知道指令和规则,却很难决定该怎样做。当他不行动或不接受指令时, 我们又以为孩子不听话。因此,在让孩子了解行动规则的同时,还要指点他(她)怎么做。例 如,书如何摆、玩具怎么收、坐要怎么坐、话要怎么说等等。

  严肃谈话

  当孩子不听话时,成人用“责骂”或“处罚”来处理,常常很容易把主观的气愤、激动、 疲倦、厌烦的情绪渗入行为的处理中,致使孩子的身体感到痛苦不适(体罚),心理产生恐惧 ,意志遭到压制,因此很难接受家长长篇大论的说教,反省自己不良的行为,更难以纠正孩子 的不当行为了。

  此时,如果我们家长与孩子进行“严肃的谈话”,就会让孩子心领神会。例如,先暂时停 止他(她)的动作或行为,请他(她)到一个角落,好好的跟他(她)谈,可能会比大声责骂 和处罚,更能启发孩子的良知,思考自己的不当行为。

  耐心纠正

  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犯下一些不同类 型的错误,长期下来,造成了孩子不良的行为。例如,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小,任性、胡闹、不 听从吩咐是一种自然现象,长大就会变好或变听话,孩子的行为是累积的,长期下来就更加的 不听话,甚至出现叛逆的情形。

  孩子的行为是累积而来的,好的行为累积就变成好的习惯、好的道德,反之亦然。行为的 养成和教育都是长期性的,所以不听话的行为也需要长时间的纠正与教育。孩子对人不礼貌或有其他不听话的行为,父母不能“充耳不闻”,要随时负起纠正的责任。如 果我们缺乏这个耐心,实际上就是在姑息孩子更不礼貌、更不听话。

  家园配合,共同教育

  孩子有很强的社会意识、荣誉感和自尊心。他(她)很在意他人的观感,特别在乎学校老师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可以利用孩子这种在意他人看法的心理,来纠正他(她)不好的行为。例如,孩子每天不肯按时上床,并且都要胡闹一番,有时通过老师的指导与要求,利用说话课,谈一谈孩子昨天晚上在家的情形,并且称赞准时上床的孩子,这样比父母千叮万嘱还有效果。

健康百科 更多